爱信供应链动态 > 行者视角丨重民生,轻蓝绿
行者视角丨重民生,轻蓝绿
时间:2018-12-21

分享

行者视角栏目是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谢泓所著专栏。谢泓在长期跟踪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在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及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中,以独特的视角分析、解读企业。


台湾选举,民进党败,其中有一位标志性人物,就是韩国瑜。韩在国民党内部不是主流派系,特立独行,不受待见。在高雄获胜,可谓置于死地而后生。国民党的死地,韩的生地。


看起来台湾民众已经厌烦党派之争。



我最近看一些明史,有一说,明亡于东林。按说东林一党,本都是名儒出身,大都心念家国,为何会成为亡国之源?


明朝中后期,八股理学异化儒学,腐儒走火入魔,以道德文章为唯一衡量标准,讲理不论才干,认派别不论是非,以天下君子自居,而天天搞批评与自我批评,画地为牢,作茧自缚。大明朝的官员大多把精力放在严酷的政治斗争,而不是民生和边患。


本来张居正搞变法,是力挽狂澜、扶大厦将倾之举,无奈在政治正确的背景下半途而废致前功尽弃。而大讲政治正确的东林党人,在扳倒张居正之后,其在经济民生、社会发展方面却是不知所措。



任何事情,都是物极必反。想到几年前绿营上台,台湾满盘皆绿。而绿党不是借此发展经济,搞好民生,而是借题发挥,大搞政治,分化社会,制造矛盾。


党争也可以认为是政见不同之争,如果这样理解,党争也是必不可少。党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争斗之间,左左右右之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斗而不破,倒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手段。只不过人心难测,政治一旦挑动人心,其中斗争都是异常残酷,一旦上纲上线就会你死我亡。


中国聪明皇帝也利用党争。你争我斗,皇帝居中调停,左右逢源,是政治斗争中的权谋。但一旦驾驭不了这种斗争的残酷,就很容易引火上身,死得更惨。



历史上的事件纷纷扰扰,莫衷一是。你说凯撒搞独裁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要觉得独裁就都是坏事。你说类似于魏征这样的名臣,采取重农轻商抑制人欲的政策是对的还是错的?


看起来很难按照一个标准来衡量,毕竟历史非常之复杂。你想想,随着罗马帝国版图的不断扩大,罗马元老院五百人之多的议事机制决策效率已经适应不了统治庞大国家的现实需要。中国农业社会长期的抑商真的会抑制中国社会的创新力,难道抑制欲望就会让欲望真的消没?


一切事物发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也,事也,势也。我就很讨厌一成不变、道貌岸然说大道理的君子。想想如此生动活泼的孔子硬是让朱熹这种榆木脑袋给整成僵化的模样,气愤之极。



遗憾的事情就是这个世界上政治总是由一帮自以为是的蠢人来统治。蠢人统治世界的方式总是按他自己喜欢的模样来格式化他的世界。所谓的书生误国无非是书生们头头是道而百无一用。


哪怕就是王安石这样的名臣,变法是好,一旦性格偏激,不得中庸,最后也是难得善终。


所以,邓大人、小蒋公这样的人非常难得,在历史上也尽然。摈弃左右、抛弃党争,回归民本、民生。不在于个人的完美,而在现实与理想中,妥协和原则中,欲望和天理中,中道而行。


其实,不管什么样的制度、党派和团体,一定以民本民生发展为执政的纲领和基础,这就是天理,民心之所向就是天理之所在。


但民心千变万化,时代层出不穷,天理可是亘古不变?体不变,用变。用变就是与时俱进,进程中的智慧,大智慧。



回说台湾,要造福人民,发展经济一定是民心所向,而大陆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台湾不与大陆交好,谈何政治?其他的问题,仅是次要。重民生,轻蓝绿,不仅仅是一种选举的策略,也是蓝绿博弈,两败俱伤以后台湾民心的一种结构,民心结构。


而智者,知天下,更懂人伦,百姓用度,因而顺势而为。这也是互联网语境下的用户界面。


台湾如是,大陆如是,世界尽也如是。还是那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所言不虚。不是操纵民意,而是顺应民心,民心还就是天理。


政治如是,经济如是,商业模式如是。没有我执我见,仅有世界大流、社会进步和民生福祉。